李東說,改造提升制造業、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十”規劃中明確的重要任務。實現由主要依靠規模增長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調整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成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核心工作。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
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主席受聘利元亨顧問!將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倉儲、物流、信息化產品整合在一起,提供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并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特點,將利元亨擅長的感知檢測、高速高精控制、激光加工、人工智能、信息化、數字孿生等技術結合自有的軟件開發平臺,為國內外的優秀企業提供極具競爭力的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熟練高效地將機器人技術、多軸可編程控制技術、自學習智能控制技術、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技術、激光加工技術、基于點云的機器人軌跡規劃技術、機電聯合仿真技術、柔性輸送技術、云端數據采集和遠程運維技術、力與位移采集系統精準控制技術等10余項先進技術應用于各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中,幫助合作伙伴搶先占據競爭優勢。
在智能專用裝備領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大型電力和電網裝備,機器人產業,全斷面掘進機、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裝備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先進高效智能化農業機械等。此外,還要以大飛機、支線飛機及通用飛機為應用對象,采用飛機制造、機床制造和材料生產企業相結合,重點發展復合材料制備裝備、自動輔帶/輔絲設備、構件加工機床、超聲加工/高壓水切割設備等。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18日在2011年國際現代工廠/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上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十”規劃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領域之一,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
智能制造裝備方向,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實施一批重大產業發展工程,加快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首先要以推進高端裝備規模化發展為目標,工程化、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產業發展環節,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產學研用一體,重點實施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工程,空間工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提升工程、智能制造產業創新發展功能等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
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使產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顯降低。在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領域,要重點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等。